Archive for category 科研精神

鬼的物理定律

本文提倡用科学态度对待鬼现象。这里说的科学态度并不是说把所有的鬼故事都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而是说用搞科研方法来研究鬼故事。

鬼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一直在不停争论,另一方面说,我们怕鬼,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鬼,一旦真的了解了,估计也就不怕了。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主要是没有办法用现代科学承认的方法来真正研究鬼现象。

科学研究首先得讲究实验,实验首先讲究可重复性。但是没有一个鬼会去找到那个研究所让他们去实验。实际上就算是气功,我以前看过搞”人体科学”研究的正 规研究所找气功师作实验的论文,也是有成功有不成功。归根到底这是”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物理问题,受影响因素太多,无法进行实验。

实际上研究鬼的理想办法是研究案例。这就有点像社会科学,比如说心理学估计也是要研究大量案例,来了解人的心理。

但是鬼故事又不是经常发生,像我就从来没亲身经历过,都是道听途说,这样一来案例研究就有困难,谁也不会说遇到鬼了就写一个报告投到那个科学杂志去(这 一点还不如飞碟研究)。蒲松龄当年为了写聊斋志异,据说特意开茶馆,让大家讲鬼故事,可见搜集案例之难。即便像蒲松龄那样搜集了那么多案例,他也没有用现 代科学的态度对这些案例分门别类进行研究,也只能把这些案例写下来留给后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鬼的研究非常不系统,造成大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现在网络的普及给真正学术性的鬼故事案例研究提供了空前机会,天涯鬼话就是这样一个最好的地方。我在此已经潜水多时,一直看经历贴。

基本上网友们写的这些经历故事是可以分类的,比如说”鬼压床””鬼打墙”这些经历,如果我们把这些经历加以分门别类,一定可以找到鬼的一般活动规律。做这个工作一定要本着科学的研究态度,不能凭主观臆断。我可以设想几个论文题目:

--《鬼压床的一般情况分析》探讨什么人,什么时间容易遇到鬼压床,遇到之后应该怎么办。曾经发生过什么危害,等等。

--《论水鬼》水鬼的一般活动规律是设计把人吸引到水边下水。。。

把经历分类找到一般规律只是初级研究。更高级一点的的是探讨特殊事件:

--《鬼压床的特殊情况》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一般来说鬼压床都是人不能动而已,而这几个经历却报告又感觉到”鬼手”,”鬼说话”,或者发现念佛经不管用的情况。这些是特殊经历,应该单独写一篇文章研究。

再高级一点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

--《鬼真的可以移动物体么?》这篇文章可以探讨鬼到底是真的可以移动物体,对人造成物理上的伤害呢,还是只是通过迷惑人,造成被迷惑者的心理错觉,”感觉到”某些物体被移动或者发出声音,不然无法解释有的人能看到有的人看不到的问题。

还可以有各种题目可供研究,我只是抛砖引玉。

但是做这个研究第一一定要态度严谨认真,仔细去分析每一个案例,还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因为有些经历贴可能由作者本人的主观因素,不见得描写的就是客观 事实。等研究的多了,对鬼的活动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楼主这篇文章太夸张了,据我所知一般的鬼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整理大量的案例,才能形成一个理论,这就需要那些既有分析推理科研能力,又有时间的人来进行。

通过这样的研究,也许我们不用去修道成仙也能了解鬼,至少对”一般的”鬼形成一个公认的定论,最终得到”鬼的物理定律”。

【这篇是2004年写的,用“咸阳游侠”ID发在天涯鬼话。现在放在这里的目的是给下一篇文章做参考文献。】…

分形历史学:谁“敢于”成功?

对于未来为什么不可预测,索罗斯和Raynor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Raynor认为,任何一个试图预测未来的模型都存在边界,你只能把你认为可能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而其他因素必须忽略。如果什么因素都考虑,那么你的模型就是宇宙本身了。然而那些被模型忽略了的因素却往往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科学预测完全不好使。

Raynor举了很多商业上的例子,比如索尼的Betamax为什么输给VHS; Minidisc为什么从未占领日本以外的市场,以及索尼为什么没有及时推出iPod这样的mp3播放器。当你站在现在的角度去评价索尼当年的战略,完全 可以说索尼没有好好预测未来,居然连网络音乐必然取代光盘都没想到。然而如果你设身处地的站在索尼当年的角度,很可能会发现索尼的战略完全是合理的。

比如说mp3音乐。mp3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最初本质上开始于家庭网络带宽的增加。你可能会说网络带宽增加是必然趋势,我1990年就知道了。可你 1999年的时候知道短短两三年之内家庭带宽就能达到广泛流传mp3的程度么?事实上美国家庭接入带宽的大幅增加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当时Dish Network 和DirectTV这样的卫星电视突然兴起,提供数量远远超过有线电视的电视频道。有线电视公司为了应对竞争,不得不大幅度升级了其网络。这一升级发现除 了可以增加电视频道之外还有富裕的带宽,于是才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然后电话公司不得不跟进,也提高了DSL的带宽。也就是说美国网络带宽的增加并不是由 于用户需求。事实上2000年前后除了少数人在大学用宽带之外,普通家庭用户没有从网上下载音乐的习惯。再加上mp3音乐的版权问题没有解决,那个时候像 苹果那样投入大量资金搞iPod是一种冒险行为。

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Raynor认为,那些真正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与其说是 成功预测了未来,不如说是赌赢了。如果你统计市场上的各个公司,会发现成功的公司和平庸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本质区别,那就是对既定战略的坚持。平庸的公司 总是想去适应市场,想adaptive,市场上什么好卖,他们就卖什么。而成功的公司则是认准了一条就坚定不移的去做,因为也只有这样,他们所发展出来的 战略优势才是别的公司没法短期学到的,只有有了这样的优势才能真正通吃市场。

比如说苹果一向都是做独特的漂亮的计算机,一向都是 自己做操作系统,iPod一直到iPhone都不愿意跟别人兼容,产品永远都是一个风格。现在大家都说苹果这么做很牛,这就是苹果成功的秘诀。但是不要忘 了1980年代,1990年代,苹果一直都是这个风格,可是那时候的苹果是不成功的。说Jobs牛,可当年Jobs是被赶出苹果的啊。正确的认识是苹果一 直都在坚持它的战略,而这个战略有时候好使,有时候不好使,取决于当时的市场。Raynor生动的说,苹果的表一直都是指向上午9点,以前这个表不准,现 在准了,这只不过因为现在正好是上午9点。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成功。当年丰田之所以能在美国突然取得成功, 根本原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突然提高油价,导致美国消费者开始寻找节油车。而丰田由于其本身出自于日本市场,本来就擅长节油,所以一下子在美国成功了。那么 美国汽车公司应该怎么办呢?也学丰田开发省油车?你怎么跟人学,人家做了一辈子了!所以美国企业继续自己的战略,还是搞SUV之类的大车,等到油价回落, 还是美国公司的市场。当然现在的丰田已经什么都能做羽翼丰满,但当时的成功完全是战略“正好”合适的偶然结果。

问题是很多时候你 坚持的战略是错误的,所以本质上成功是赌赢了。Raynor指出,绝大多数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都忽略了失败的公司,因为失败的公司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所 以绝大多数人只是在比较成功的公司和平庸的公司。事实上,如果你比较成功的公司和失败离场的公司,你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大的相似之处:对既定战略的全 力以赴的投入。赌赢了你就特别成功,赌输了你就彻底失败。所以说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

这就是Raynor说的战略悖 论:如果你不坚持一个既定战略,你必然平庸;如果你坚持了,你或者特别成功,或者特别失败。索尼预测不了mp3市场,别的公司也预测不了未来。选择一个什 么战略去坚持,这一点特别重要。在学会怎么选择之前,首先要明白你本质上不可能有绝对把握。

当CEO不是我的业余爱好。可是Raynor这本书所描写的案例我读起来感到触目惊心。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更好的应对风险,但跟本文关系不大,就不详细说了。

我认为Raynor对风险的态度基本上是被动的。扬帆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他说巴菲特是等待机会,索罗斯是寻找机会,本拉登是制造机会。索罗斯其实也知道怎么制造机会。

Raynor尽管认为精确预测未来不可能,但他仍然相信可以用预测天气的方法去尝试预测未来。索罗斯则认为,社会科学跟天气完全是两码事。

(待续)…

分形历史学:天下大势与成功

本文介绍过去两年以来两个美国人对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最新思想,并继续探索分形历史学。

很多人认为历史按照某种可以事先知道 的规律运行,比如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就算这个规律有时候不精确,历史的前进也一定有一个方向,比如说科技应该越来越进步。我所听说过关于 历史发展规律的最极端学说不是黄宗羲定律,更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甚至也不是邵康杰的《皇极经世》,而是一本物理书。

这本 书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应该是当年《第一推动》丛书中的一本。有人看到这里可能猜想我要说的是机械历史理论。在量子力学被发现以前,人们认为假设我们可以知 道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那么我们就可以比如说通过一台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未来,因为说到底一个人不就是一堆原子么。那么既然未来都是确定了的,我 们还有”真正的”自由么?首先这个问题非常矫情充满了小资味道,其次量子力学出来以后这个问题就已经不存在了。我看的这本物理书则说了一个更酷的历史理 论。

物理学中有个特别妙的东西叫做作用量。比如说你预测一个抛出去的小球的运动,你可以用最直观的牛顿力学解方程 F=ma,但这是中学生的玩法。物理学家的做法是比如你要研究小球,或者一个光子,从A点到B点(A, B可以是时间)怎么样运动,你可以定义一个作用量,比如说把拉格朗日量乘以时间,或者广义动量乘以广义坐标,沿路径做积分。当你抛出一个小球,你不知道它 会走什么样的路径,但你可以把所有可能的路径都计算一个作用量。而物理定律这时候说话了:真实发生的路径,也就是说小球真实的运行情况,是作用量取极值的 那条路径。这个也叫做”最小作用量原理”。也就是说本来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光子打出去有无穷多种路线可以走,但是光子最后选择的路线一定是使得作用量最小的 那一条。

每个物理系的学生都知道作用量,所有物理书都讲作用量。但这本书提到,有人认为也许历史的发展存在一个作用量。身处任何 一个历史时刻,我们总是觉得未来会有无穷多种可能性。这就好比说当你抛射一个小球的时候总会感到这个小球说不定会去哪里,它有无穷多种可能的路径。可是在 无穷多种路径之中小球总是选择作用量最小的一个路径!如果历史也有作用量呢?如果历史也总是向着某个作用量最小的方向前进呢?

当我读到历史作用量,我脑海浮现了两个字:天意。为什么这么怪异的事也能发生,为什么那么应该发生的事却没有发生,天意?历史作用量?我曾经猜测,也许历史作用量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历史事件也许总是向着能让人类更快进化的方向发展。

天意太玄。也许天下大势才是一个更好的概念。比如说《三国演义》认为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天下大势。再比如说未来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宽带越来越宽,也是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学派”认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大于偶然性,历史是偶然中的必然。但这一学派最大的本事是事后诸葛亮。日本人侵华失败了,这叫侵略必然失败,正义 必然战胜邪恶。可是历史上无数次野蛮战胜文明怎么说?枪炮取代刀马是不是天下大势?那么是不是应该哪个民族更容易接受枪炮哪个民族在战争中有优势?可是为 什么后金建奴居然战胜了热衷先进技术的大明军队?原来这回是另一条天下大势起了作用:土地兼并和腐败就要挨打?

所以”天下大势学 æ´¾”的第一个困难是只能解释过去,而无法预测未来,因为不知道这个大势什么时候起作用。比如说两岸统一当然是天下大势,等到哪天台湾真回归了,历史学家们 肯定会说你看我早就知道台湾必然统一,统一是天下大势嘛。问题是你早干什么去了?谁敢说2010年统一还是2030年统一?比如说朝鲜金正日政权太专制 了,他的失败当然也是天下大势。可是请问金家政权什么时候失败?如果我是一个外交官,我关心的是朝鲜未来四五年之内的稳定。如果我是一个从事中朝边境贸易 的小商人,我关心的可能是未来几个月朝鲜的局势。那么你的天下大势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天下大势学派”的第二个困难,也是根本 上的困难,就是有时候历史的发展对于天下大势的背离,甚至不是微绕不是noise,而是绝对的相反。在中国唐朝和西方古罗马统治的数百年历史中,两个文明 都很善于修路。假设有一个当时的历史学家看到这些路,一定会说路越修越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是天下大势,将来人类修的路一定比现在好得多。可事实是中国一 直到明朝,境内最好的路还是唐朝修的。欧洲一直到古罗马灭亡好几百年以后,境内最好的路还是古罗马修的!历史总在进步么?如果你说唐朝和古罗马”早熟”, 不要忘了两者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真站在唐朝谁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早熟?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又有谁敢保证300年以后地球上的公路一定比现在的好?

我以前认为一定要把握天下大势,而且天下大势是可以把握的。但过去一段时间读到的两本书使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这两本书都认为未来本质上是不可预测 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天下大势学说从本质上不可能预测未来,而且甚至不可能很好的解释过去。哪怕仅仅是IT业界十年以前的过去,有那么多报道那么多数据的 情况下,天下大势学说都解释不了。

Michael E. Raynor 2007年的商业畅销书《The Strategy Paradox》认为,就算你把握了天下大势,你也不一定成功,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想的那个天下大势什么时候起作用,甚至你根本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天下大 势。这本书研究公司战略,一出来就立即被很多商学院选为MBA必读书。其实大多数MBA看这书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因为这本书专门研究CEO应该怎么干。

另外一本书,2006年出版的《The Age of Fallibility》,则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什么天下大势,根本不存在什么科学社会主义,甚至社会科学就根本不是科学。这本书的作者很牛,乔治索罗 斯。很多人认为索罗斯是个金融投机家,我查到他的boom-bust模型被很多经济学论文引用。但其实索罗斯是个思想家,他的理论和黑客帝国电影引用的哲 学思想一样,直接推动现代西方哲学的进步。

(待续)…

分形历史学

本文试图探索用数学方法研究历史。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包括现在的国产文人,喜欢用特别简单的结论来解释朝代兴亡。比如”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说,”荒淫无道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说。这些说法当然完全站不住脚。康熙好色,乾隆朝贪污腐败,国家没有亡;崇祯勤政而节俭,国家反而每况 愈下;建奴和蒙古人从来没得过人心,居然也得了天下。如果实在无法用君王品质解释,文人们干脆祭出”气数”说。西方学者对君主个人品质和气数兴趣都不大, 更侧重于人口,自然环境,甚至气候变化对朝代兴亡的影响。【参考文献:本人写的《制度问题,素质问题,还是天气问题》】。

其实如 果我们仔细考察历史,其实很多历史上的重大变化都不是由于一个或者几个简单原因导致,而是由一系列大小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明朝灭亡,至少需要五个必 要条件:1.小冰河气候,2.东林党争,3.皇太极有才,而且运气实在太好,4.一系列投降事件,5.北京城流行鼠疫。熟悉明史的人很可能还会再加上几 条。这里的要点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明朝都不至于被满清取代,这些事件必须共同起作用。英文有个新词叫做 “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http://en.wikipedia.org/wiki/Perfect_storm],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每一个孤立事件都 不至于影响大局,然而碰巧这些事件都发生了,导致一个极小概率的大变化。

历史很可能是一系列的偶然事件的结果。一个例子是拿破仑滑铁卢战败。有个网上流传的说法:

滑铁卢一役,一代英豪拿破仑居然会输给能力平平的惠灵顿,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其实拿破仑根本就没有亲临现场指挥这场战斗。拿破仑没有亲临现场是因 为他在自己的帐篷里休息,他在自己帐篷里休息的原因是他要吸食鸦片,他吸食鸦片的原因是他要止痛,他疼痛难忍 的原因是他痔疮恶化,他痔疮恶化的原因是他穿紧身裤,而他穿紧身裤 的原因是当时整个巴黎都在流行穿紧身裤。

当然这个是笑话。在 真实历史中拿破仑直接指挥了滑铁卢战役,而且我看的书里也没说他患有痔疮。不过滑铁卢战败的确是拿破仑和其手下的一系列错误导致 的完美风暴:拿破仑不应该分兵,更不应该让庸才格鲁希指挥分出去的部队,格鲁希不应该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而且老天也不应该在那个时候下大雨,等等等等。

如果进一步考察为什么这些小事件能够发生,其中背后可能又有一系列的小小事件,也许会发现每一个小事件本身也是一场完美风暴。比如我们如果考问洪承畴为 什么投降,范文程为什么甘心当汉奸,再到东林党为什么就没有于谦这样的人物,其背后很可能有和明朝灭亡本身一样复杂的原因。

那么现在如果我们问明朝到底为什么会灭亡,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么?如果答案仅仅是”复杂”这两个字,那么我还有第二个问题:明朝灭亡和宋朝灭亡和元朝灭亡,其原因 çš„”小事件集合”,是相似的么?这些事件集合是完全随机选取的么?

一个和”明朝为什么灭亡”类似的问题是,当然你肯定猜到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海岸线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结构,它的长度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尺子去测量。 具体情形,分形的科普文章到处都是,我就不必多说【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w_Long_Is_the_Coast_of_Britain%3F_Statistical_Self-Similarity_and_Fractional_Dimension 】。
测量出来的海岸线长度L,和所用尺子的长度G,之间有一个简单数学关系:L(G)=MG^(1-D). 其中M是一个常数,而D称为海岸线这个分形结构的”ç»´æ•°”,它 的值在1å’Œ2之间。下面这张图来自 Mandelbrot 1976年发表在Science 上 的里程碑文章【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156/3775/636】,他给出了 几个地区的海岸线的维数:

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么几点:

– 这个双对数图上面的海岸线测量变化曲线是几条吻合的相当好的直线,而这个简单数学关系绝对不是从直觉上就对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尺子去测量杂乱无章随便乱画 的曲线,再看看测出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性是两者之间根本没有这么整洁的数学关系。这种关系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海岸线的形状不是完全杂乱无章的。这种关 系说明海岸线具有自相似特性。也就是说你拿出一小段英国的海岸线,可能会发现它跟英国另外一小段海岸线的形状很相似。只有具备这种特性的海岸线才是分形, 才能计算维数。

– 不同国家的海岸线的维数并不相同,而这个维数跟海岸线的”长短”没什么关系。如果理解了分形表示自相似,那么这个结论就不会令人感到特别惊讶。

– 海岸线具有分形特征,这只是一个”经验主义 (empirical) “的数学性质,而绝非数学定理。

– 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的海岸线都能简单计算分形维数。这也很容易想明白:我们已经知道不同国家的海岸线维数不同,那么假设我们人为制造一条新的海岸线,其形 状是英国海岸线和澳大利亚海岸线的拼接,显然这个新的海岸线就没法算维数,因为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维数不同。2002年有一篇论文,说一个叫做Nanjiçš„ 小岛的海岸线其实是由六种不同维数的海岸线拼接而成的。【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ore/login.jsp?url=/iel5/7969/22041 /01027211.pdf?arnumber=1027211】

–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英国就那么凑巧,正好是一个单一维数的海岸线?。。。海岸线的分性特征根本就不是数学定理。

我认为历史事件也具有自相似,即分形特征。比如中国从汉朝以来大一统的两千多年历史,就有明显的轮回特性。每个朝代的开始和结束,从最大的视野去看,给人感觉差不多。甚至有人比较了汉朝初年和共和国初年的历史事件,也发现不少相似之处。

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的各个小事件也具有相似的特性。比如满清入关这个大事件的历史时期,投降和杀戮可能就是时代的主题。再比如说解放军打国民党,大局上是以弱胜强,而其中具体到每一个小战斗,也经常具有以弱胜强 的特征。

这种自相似特性其实还有一个可能的应用,这就是《梅花易数》。《梅花易数》一类 的书进行算卦的理论基础就是如果你正在经历什么自身相关 的大事件,这个大事件可以用《易经》中的一个卦象来表示(注意这很有数学味道)。而这时候你 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抽中什么签,扔出去铜钱的排列组合,也都必然符合这同一个卦象。

既然历史事件具有自相似性,那么就应该可以 用分形办法来研究。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明朝灭亡和宋朝灭亡一样么?当然不一样。这就好比说英国 的海岸线和澳大利亚 的海岸线维数不同一样。一个大事件,比如明朝灭亡,也很可能像诡异的Nanji岛一样,由不同维数的几个大事件拼接而成。

假设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数学方法来量化计算历史事件的维数,那么不同大小 的维数代表什么呢?我认为代表事件的复杂度。维数越高就越复杂,比如最简单的直线,维数是1.

这样一来分形历史学就找到一个应用:比如说可以用事件 的维数来给电影和电视剧分级。真正的商业片,比如《变形金刚》,维数都很低,主要让观众看完过瘾。而某些文艺片 的维数就很高,导致很多人没看懂。试想如果电影海报上有
“Rated R. 1.25D”
的标记,是不是能让观众多一点选择呢?比如一部PG-13的电影如果维数只有1.1,那么基本上就是要情节没情节要暴力没暴力,干脆不必看了。

分形历史学的最大难点很可能并不是怎么量化计算事件,而是怎么给事件清楚的分类,也就是说分形结构的形状。通过一点调查研究,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怎么给事件分类,比如说怎么给所有的笑话分类,是人类目前还做不到的事情。…

量化计算电视剧的拖沓程度

一般认为国产电视剧的一个毛病是情节拖沓节奏缓慢,对比之下美国电视剧则比较紧张更能扣人心弦。但国产电视剧到底怎么个拖沓法,为了把感性变成理性认识,本文试图探索一个简单的数值方法来计算电视剧的”情节密集度”,并比较一部国产电视剧和一部美国电视剧。

真正使观众感到情节是否惊心动魄的是情节的内容本身,但具体内容对不同人来说感受是不同的,很难找到一个简便易行的客观标准来刻画。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客 观的,简便易行的数值标准,不同人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电视剧情节是否拖沓将会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比如说要给所有电影电视剧按节奏快慢”分级”,按照这个 标准计算的话这个分级的工作甚至可以外包给印度人。

这个标准就是单位时间内片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次数。如果经常看片,就会发现 电视剧和电影其实跟话剧没什么区别,都是一”幕”一”幕”的。一般来说每一”幕”,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在特定人物之间发生的一个”事件”。一个简便 判断办法就是一般来说同一个房间里不会连续发生两个”事件”。我怀疑写剧本的时候就是这么写的。第几幕,时间,地点,人物,对话。每一幕就是一件事。所 è°“”蒙太奇”,就是导演把两个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穿插起来同时描写,镜头不停的闪过去闪回来,但两个”事件”的界限是清晰的。”事件”,是电视剧的基本粒 子。

国产电视剧一个特点是各个事件所占用的时间大体相同。两个人坐在那谈话,一幕戏是三分钟,下一幕两支部队开战,差不多也给三 分钟。我估计这个跟导演剪接习惯和拍摄程序很有关系,很可能导演们从小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而美国电视剧则不然,有的一幕很短只有几秒钟,有的一幕则很 长。但注意即使是很短的一个”事件”也能提供很多信息,信息量并不少。

根据这个标准,我还真计算了两个电视剧。这两个片是国产的《大明王朝1566》第16集和美国的《ROME》第二季第8集。两个片都是历史政治片,也都是最新的片,因此具有可比性。

《大明王朝1566》第16集一共有14个事件:高翰文搜查郑中堂府,郑何2人烧毁文件,锦衣卫与杨金水讨论决心拿高翰文顶罪,戚继光战况,倭寇欺辱妇 女,戚继光部与倭寇作战,齐大柱率部分百姓参战,胡宗宪忠告高翰文,杨金水替沈一石安排云娘生活,戚继光部队收民女,齐大柱众参军,一民女要嫁齐大柱,胡 宗宪向戚齐训话并赠剑,高翰文告知海瑞沈一石账目内容。不算片头片尾总共42分钟。情节密集度是平均每分钟 0.33 个事件。

这集《ROME》一共有24个事件。我这里就偷懒了,因为HBO主页上的内容提要( http://www.hbo.com/rome/episode/season2/episode20.html)一段一个事件,共24段。有效时间是 54分钟。情节密集度是平均每分钟0.44个事件。

注意,如果计算”信息量”,或者”跌宕起伏度”的话,《ROME》的这24个 事件的含金量远远超过这集《大明王朝》的14个事件,可是我们缺乏一个客观简便的方法去判断这种含金量。这里计算的”情节密集度”,相当于假设观众对于电 视剧的内容是否精彩无所谓,只是想知道这个电视剧讲了什么的情况下来计算的。实际上即使是这样仍然可以商榷,比如说云娘最后结局如何这样的事情如果在 《ROME》里面可能在别的事件中人物对话就交待了,但从信息角度说,对话交待的和”到底具体怎么回事”还是不一样的。把这些因素都想通了以后,我们大约 可以认为”情节密集度”是个不错的拖沓指标。

这样我们的结论是,《ROME》的节奏比《大明王朝》快1/3。

每拍摄一个新的”事件”,剧组都必须重新找地方,搭布景,调灯光等等,从这个角度讲要想节奏快你的剧组必须更加勤奋。因此不完全是编剧的问题。正如前面说的,我国导演已经习惯于平均分配时间到每个”事件”,这种做法是不能跌宕起伏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电视剧里面三言两语就交待清楚的信息,国产电视剧非得你来我往说半天才说完。

我还设想了其他的比较办法,比如说统计一集中出场人物的个数。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士兵随从什么的一律不算,这集《大明王朝》中有名有姓有台词的人物一共13人,而《ROME》则有至少21人。

就算是这么紧凑的情况下,《ROME》仍然有闲情逸致用几秒钟的时间拍摄一只大鸟怎么吃东西;而《大明》则没有任何这样与主要情节不直接相关但有意思的镜头。

并不仅仅是中国编剧不会说故事,实在是整个缺乏一个非线性思维的习惯。

《大明王朝》绝非节奏最慢的国产连续剧,其实还算快的,比《暗算》快。我最近看过最慢的是《大宋提邢官第二部》,生怕观众看不懂,非得把每个推理都解释 三遍!看了几集实在受不了直接删除了。《ROME》也绝非节奏最快的美国连续剧,我还没统计《24》和《越狱》呢。没看过韩剧,不知道《大长今》的情节密 集度是多少。

情节密集度太低,很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电视剧一个星期播一集有那么多人追看,国产电视剧一天三集都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