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一个特有的情结,我称之为”深山修炼情结”。

我国武打小说,甚至很多人少年时代的梦想,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故事是这样 的。江湖纷争,门派林立,打来打去,争夺武林第一,其中有盛名如日中天的大侠,也有崭露头角的名门之后。当”主流”门派们争得你死我活不亦乐呼的时候,突 然有一陌生人出现!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门派,谁也不知道他的来路,然而此人三拳两脚就把所有名门正派的高手打败,瞬间成了第一!

这样的人当然有一番奇遇,也可能他偶然得到世外高人的指点,也可能他发现一本古代遗失的武功秘籍,甚至可能他自己创造了这套神奇的武功。

总之,他此前从来不出手,第一次出手,就把所有人打败了。

这样的故事有什么生活原型么?没有。我认为此故事完全是过去那些被主流官场抛弃了的文人士大夫们的幻想。我国古代文人是特别善于幻想的,尤其当他们想掌权而不能,被迫在家”隐居”的时候,他们更善于幻想。

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之所以罗贯中大写特写,就跟当时罗本人自诩有才而不得施展的感情有关。我小时候就常常鄙视那些四处投简历找工作的人,认为是 真人才应该等着别人来请,自己主动投简历岂不是很没面子么?然而事实是什么呢?诸葛亮如果真的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还是真人才么?真 实的诸葛亮是一直研究天下大事,”自比管仲乐毅”,积极为自己寻找主公才对。

“深山修炼情结”也是如此。你们不带我玩,我非主流,我告诉你们只有非主流才是最厉害的!完全是幻想。

武术最关键的是什么?如果你整天看武打小说,你可能会认为最关键的是你会别人不会的绝招。可是你看看奥运会那些顶尖选手。

获得冠军的秘密不是什么绝招。的确,有时候绝招可以取胜,比如第一次使用背跃式跳高。但是绝招只能用一次。你用了,别人就会了。顶尖高手不靠绝招,因为 大家都会你这个绝招,这一招也就不叫绝招了。如果有人现在对那些世界冠军说有一种”田径秘籍”,或者”足球必胜阵型”,人家肯地笑死了。

有人说奥运比的是高科技。其实也不对。如果高科技是决定性因素,那么 Speedo 游泳衣应该严格限制出口,刘翔也绝对穿不上耐克特制的跑鞋。事实是所有高手都享受几乎相同的高科技。

看记者采访那些世界冠军,他们说夺冠最多靠的是什么呢?是心理和经验。而心理和经验,只能从高水平的比赛中获得。

贝克汉姆会罚的那种任意球,中国队有时候也能罚出来。中国游泳队基本上不太可能拿金牌,这次也全体一身鲨鱼皮。技术可以学,科技可以买,但是比赛经验只能通过经常参加,甚至从小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来获得。

这样一来我们就发现,武打书中描写的那种从小跟着一个师傅在深山练武,什么世面都没见过的小子,是不太可能一出山就打败武林盟主的。因为武术作为一种高对抗性的比赛,经验比技术还要重要。

【中国文人思想普遍偏激。比如很多人鄙视大片,认为像 Juno 那样的小成本高票房电影才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 殊不知 Juno 的成功是极个别现象,高投入高产出的概率远远大于低投入“中”产出。投入2亿收入3亿,比投入500万收入5000万可能性要大得多,也更容易学习。】

现代奥运会比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一个队伍的交流水平,或者说开放程度。只有那些整天跟高手过招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为什么连欧洲一个人口比中国少的多的小国,其足球水平都比中国高好几个档次?因为整个欧洲的高水平交流。这种交流不是热身赛的交流,而是从小的足球环境。

越是搞对抗的比赛,越是比交流水平。因为这种项目中,你的对手决定了你的”训练”难度。相反,如果一个项目的对抗性不是很强,比如说跳水体操等等,那么中国就比较容易赶上。

本文所谓交流水平,包括了技术交流,科技交流,请外教,让自己队员加入外国联赛锻炼,更重要的是经常跟外国强队比赛,一直到成为世界主流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谈论奖牌了。奥运会比的就是这种交流水平。

从广义上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最根本意义是加入世界主流。能组织好奥运会的国家就是世界强国。组织能力就是一种最现代化的国力。

很多人反感”主流”这种说法,认为”不屑于加入主流”才是最牛B的姿态。这种认识不但是儿童思维,甚至是一种怨妇思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一读这句子里面,有多少哀怨和不平!

超级大国要有一点超级大国的样子。当主流的感觉也不见得十全十美,但是总比当暗中算计的那个好。